半导体设备增长81294%微导纳米没有估值焦虑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贝博在线下载 > 半导体行业

半导体设备增长81294%微导纳米没有估值焦虑

2024-12-29 半导体行业
  • 产品概述

  2023年微导纳米的营收16.8亿元,增幅高达145.26%,自2020年以来CAGR(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5.09%

  根据2024年上半年财报数据,其主营业务由光伏设备、半导体设备、配套产品及服务三部分共同构成,营收占比分别为77.83%、19.36%与2.8%。只看数据,光伏设备是收入“压舱石”,“光伏企业”的标签如影随形。

  “我们的价值显然被低估了。”与笔者沟通时,微导纳米董事会秘书龙文认为,公司价值仍有上升空间,动力并非来自光伏设备84.59%的同比增速,而是半导体设备812.94%的急速增长。

  “我们也不是从光伏转型做半导体,而是用半导体级的团队与技术做‘半导体和泛半导体’的事儿。”如果只看基数,半导体设备的收入尚不及光伏设备,顶多算作“第二增长曲线”;不过立足微导纳米以ALD(Atomic Layer Deposition,原子层沉积技术)为核心,CVD(Central Vehicle Depot,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等多种真空薄膜技术梯次发展的定位,以及中国芯片制造国产化替代的历史洪流,显然半导体业务才是“被低估”的关键所在。

  根据美国SIA(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半导体产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8月份,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531亿美元,同比增长20.6%,环比增长3.5%。该销售数据已实现连续5个月增长,并于8月份创下历史新高。

  国内情况同样如此。受到销售稳定等因素的推动,众多3C产品厂商加大了采购力度,推动上游加大供给力度。工业与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1-8月份中国集成电路产量为2845亿块,同比增长26.6%。

  再看市场格局,国内半导体生产商正快速成长。有机构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商中,已有中芯国际、华虹公司(688347.SH)、晶合集成(688249.SH)三家公司。它们的产品线覆盖不同档位市场,各自采购设备需求迫切。

  SEMI(Semiconductor Equipmerit and Materials International,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科协会)发布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大陆地区芯片制造设备环节支出达到250亿美元,已超过美国、韩国、中国台湾三地总和。

  因此对半导体制造设备商而言,目前的环境营造的是一个快速扩张的增量市场。理论上,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晶圆加工中的光刻、刻蚀、薄膜沉积、封装等所有的环节皆如此。尤其是薄膜沉积设备,作为集成电路前道生产的基本工艺三大主设备之一,以及设备总投资额仅次于刻蚀设备,其市场需求同样迅速增加,为相关设备制造商带来了显著的业务增长。

  根据Maximize Market Research数据统计,全球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25亿美元扩大至2022年的23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26%。预计至2029年市场规模可达559亿美元。

  微导纳米作为薄膜沉积设备领域的公司,其业绩表现可见一斑:2024年上半年,微导纳米半导体设备营收1.52亿元,同比增长812.94%。要知道,公司7.87亿元的整体营收,同比增长“才”105.97%。

  “微导纳米各部门中,最忙碌的是生产部和研发部。”龙文表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手订单总额高达80.85亿元,其中半导体在手订单13.44亿元,同比增长123.09%。

  换言之,公司的半导体业务正以超过整体业务增速的势头迅速增加,其在公司总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上升,显示出公司正不断强化其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力。

  现有数据证明,半导体业务具备足够的爆发力,那么未来持久力表现如何?这要看科学技术进步的节奏。总的来看,可以认为机会与挑战并存。

  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制程工艺一直在升级,尤其到28nm以内后,晶圆制造在膜厚控制、三维共形性、高均匀性、高覆盖率和颗粒控制等方面有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在部分应用中,传统的PVD、CVD难以满足相应要求,这让ALD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目前,半导体产业传统三强——台积电、三星电子、英特尔均已接入5nm以内工艺制程;相比之下,国内生产商仍在扮演技术“追赶者”的角色,对先进薄膜沉积设备,尤其是对ALD技术需求很迫切。

  龙文介绍,半导体集成电路设备是半导体产业的基石,是实现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关键,对于技术领先的解决方案,国内主流半导体生产商都会给予远超以往的充分支持,并和供应商紧密绑定。公司的快速成长得益于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微导纳米都不必为订单发愁。

  龙文表示,随着产品不断成熟,以及垂直领域加快技术攻关,国产化替代正在加速推进,要充分抓住国产半导体设备“黄金战略窗口期”,否则随时有可能掉队。

  正因如此,在拓展业务时,微导纳米会格外看中效率。龙文表示,公司生产车间写着“专注、极致、口碑、快”。听上去并不押韵,甚至有些拗口,但这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和做事的作风。

  与客户开展需求沟通,明确需求后,马上制定工程进度表并在电子墙同步,所有环节必须在既定时间节点前完成。与此同时,微导纳米还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发挥本土供应商的优势,提供365天×24小时的技术上的支持,重大疑问2小时内给出解决方案,24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理。保证从技术、反馈时间上领先竞争对手,成为微导的行为准则。

  “每天我们都在和时间赛跑要面对众多考验,我们一定要保持对新技术和新需求的足够敏感、关注和超高的专业性。”龙文表示,除了加快速度,微导纳米也开始站在ALD技术的高点,逐步向CVD等市场渗透,目前已经覆盖了绝大数ALD工艺,CVD的工艺覆盖率也在快速提升。

  据了解,微导纳米iTronix PECVD系统能够制备无定碳薄膜(a-Carbon),该工艺在逻辑,存储中大范围的应用,尤其高温635℃工艺技术更是打破国外在产品上的技术垄断,该设备经推出后即获得客户批量重复订单。

  SEMI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目前半导体镀膜板块ALD占比约为11%-13%,CVD占比约为57%。未来几年内,两大业务板块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6.3%与8.9%。同为增量市场,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全都要”才能实现利益更大化。

  菲利普·A·费雪对于投资者曾提出5个不要,其中之一就是别认为一只股票的市盈率高,必然表示收益的进一步增长已经反映在了价格上。微导纳米似乎就是这句话在长期资金市场中的线年走势,微导纳米的PE(动)上下浮动较为显著,不过从始至终维持在100倍以上。在主流半导体设备生产商中,如此情况并不算多,同期仅少量公司表现与之相近。很多投资者认为“微导纳米”等同类型公司估值过高。这些投资者的错误在于,他们都以为“微导纳米”这种高成长公司未来会回归市场平均估值水平,而其实,只要成长依旧,这种估值差就会存在,相应的股价也会水涨船高,所以估值是个相对值,高不高取决于未来成长性。资深投资人冯平(化名)认为。

  2013年初,在止住了2011年销量下滑的颓势,完成销量突破45.6万辆的成绩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制定了“2013年销售50万辆汽车”的目标,进入发展新阶段,被王传福称为走进“二次腾飞期”。

  整个2013年,比亚迪的股价在14.11-38.17元之间起伏波动;年终财报显示,其每股盈利为0.23元。这样算下来,当年比亚迪的PE(动)在61.35-165.69之间起伏,像极了今天的微导纳米。

  随后几年,比亚迪的PE(动)还在走高,一度突破200。不过在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双向逆变充放等技术逐步成熟,以及其净利润逐步走高后,到2024年的PE(动)基本稳定在30-40之间。

  微导纳米立足半导体产业,以ALD和CVD等多种薄膜沉积技术为轴心,面向不相同的领域的客户推出产品,逐步扩大辐射半径与影响力,未来其赛道不止一条。

  “公司研发占比远高于科创板公司中等水准。当前募集的资金中,超过60%的份额留给半导体业务;后续进行新一轮融资,接近100%的额度都要留给半导体。”按照龙文介绍,微导纳米还在加大投入,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

  “未来两到三年,微导纳米实现业绩增长具备极高的确定性。”龙文对公司成长非常有信心。

  至于微导纳米将来会不会成长为半导体设备界的比亚迪,谁也无法预测,并且这也不是问题的关键。微导纳米能够再一次让投入资产的人看到成长的希望,而这正是目前我们的长期资金市场稀缺的。祝微导纳米好运。

Copyright © 贝博app体育|贝博在线下载|贝博下载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34944号-1 技术支持: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