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家主要半导体公司的 2024 年第四季度收入报告差异很大。9 家公司报告称,2024 年第四季度的收入较 2024 年第三季度有所增加。三家公司(SK Hynix、高通和AMD)报告了两位数的增长。七家公司报告收入下降,其中英飞凌科技和瑞萨电子报告收入下降了两位数。
提供 2025 年第一季度收入指引的公司,多数预计收入较 2024 年第四季度下降。联发科、英飞凌、ADI 和瑞萨预计增长幅度为低至中等个位数。另外八家提供指引的公司预计收入下滑,范围从德州仪器的负 2.4% 到铠侠的负 27%。
收入下降的因素有季节性、库存过剩、需求疲软、产量下降和经济不确定性。十二家提供指引的公司,其 2025 年第一季度与 2024 年第四季度的加权平均收入变化为下降 9%。
过去十年里,半导体市场第一季度与第四季度相比,有九次下降,降幅在负 14.7% 到负 0.5% 之间,平均为负 5%。这期间,唯一的第一季度增长出现在 2021 年第一季度,是从 2020 年疫情中复苏时的增长 3.8%。
人工智能服务器推动了 2024 年半导体市场的大部分增长。它们在 2025 年应该会保持强劲,但增长率会明显下降。
智能手机、个人电脑、汽车和工业等主要市场驱动因素仍然疲软。2025 年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美国威胁提高进口关税,其他几个国家也承诺征收报复性关税。提高关税将增加消费者成本,可能会引起需求下降和通胀上升。
2025 年堪称 2nm 技术的关键之年,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这三大晶圆制造商都将迈入 2nm 量产阶段。在 AI 需求的强劲推动下,先进制程(20nm 以下)加速扩产。预计 2025 年晶圆制造产能年增 7%,其中先进制程产能年增 12%。先进制程的发展,使得芯片的性能大幅度的提高,功耗明显降低,为AI、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硬件基础。
新型半导体材料如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逐渐崭露头角。这些材料具备更高的电子迁移率、更低的导通电阻和更高的耐热性,使其在高压、高频、高温等恶劣环境下具有非常出色的应用表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功率模块、5G 通信的基站射频等领域,SiC 和 GaN 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
先进封装技术在 2025 年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以 FOPLP 为例,自 2025 年起将快速成长,目前主要是采用玻璃 Base 制程,应用于 PMIC、RF 等小型芯片,随技术的积累,未来有望进军对封装面积要求更大的 AI 芯片市场。此外,台积电 CoWoS 产能持续倍增,从 2024 年的 33 万片大幅扩充至 2025 年的 66 万片,满足了日渐增长的高性能芯片封装需求。
AI 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数据中心,为满足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高性能计算芯片(如 GPU、TPU)和专用 AI 芯片的需求急剧增长。在无人驾驶领域,AI 芯片用于环境感知、决策规划等关键环节,推动自动驾驶技术不断迈向更高等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中,AI 芯片助力工业机器人实现更精准的操作和更高效的生产。2025 年,AI 驱动的半导体高速成长态势仍在持续,AI 服务器、高阶手机芯片等需求十分旺盛。
物联网设备的爆发式增长,带动了低功耗、高集成度芯片的需求。新能源汽车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也对功率半导体(如 IGBT、SiC)和车规级芯片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