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1月20日)市场全天冲高回落,创业板指领涨,两市全天成交额1.18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74亿。截至收盘,沪指涨0.08%,深成指涨0.94%,创业板指涨1.81%。
周一A股三大指数收涨,不过上证指数与创业板指在领涨品种风格方面分化,上证指数是小票表现强于大票,而创业板指在锂电股带领下,大票表现强于小票。
表示,本周市场即将进入外部扰动落地的关键窗口期。我们分析了A股市场特征,交易损耗指标显示短期回调基本结束,抢筹指标观察到交易的抢跑行为在过去两周已发生。已发生的“1.0抢跑”是为外部扰动即将落地而抢跑,而在节前最后一个完整交易周,有一定的概率会继续发生为春节后的配置落地而抢跑的“2.0阶段”。在配置上,建议继续保持红利+主题的杠铃策略,主题中更加强化出海方向。
周一早盘9:20之后突然急速爆拉,收涨大盘5.6%,成交金额超90亿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最新股东户数为22.90万户。
消息面上,据新华财经,近日全球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和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领导者马斯达尔(Masdar)宣布,成功入选成为全世界最大和联合项目——阿联酋RTC(round the clock)首选电池系统供应商。
该项目总投资超60亿美元,包括总容量达19GWh的电池项目和5.2GW的光伏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世界首个全天候大型发电项目,能实现每天24小时不间断清洁发电1GW,向全球首个AI+零碳的绿色提供不间断的清洁能源。
有分析认为,能源安全是的重要支撑,作为全球领先的储能设备供应商,宁德时代将在此次合作中提供具备高安全、长寿命、高度集成等特点的天恒电池储能系统。这标志着,宁德时代成为大型领域储能技术解决方案引领者。
而除了宁德时代本身利好,行业有望迎拐点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据中国能源报,新年伊始,锂电行业迎来一波产能扩张热潮,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多家头部电池企业宣布产能建设项目新进展。
比如1月2日,福州市政府与宁德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零碳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日,《宁德时代罗源基地项目投资合同》签约仪式举行。宁德时代罗源基地项目选址福州台商投资区松山A片区,规划投资建设年产能40GWh电池基地。
又比如1月5日,荆门高新区超级工厂二期(60B)桩基工程真正开始启动。此次开始动工的二期项目,量产产品为全新一代储能电池MB56,应用于电力储能、户外储能、船舶储能等多个场景。
研报指出,锂电行业预计将在2025年二季度迎来三年来第一次供需形势的扭转。电动车方面,国内需求好于预期,预计2024年国内批售1300万辆,同比增长36%;以旧换新补贴推动下,预计2025年国内销量1560万辆,同比增长20%;美国预计2024年销量160万辆,同比增长8%。同时在储能接近50%增速的推动下,预计2025年锂电装机需求为1814GWh,同比增长22%。
则发布研究报告称,2025年行业存在补库空间,实际增速有望近30%,供给过剩收窄,锂价中枢有望回归8万—8.5万元,但供需格局真正反转需更长时间。
有锂电行业分析师表示,从需求侧分析,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预计仍保持比较高增速,供大于求局面或在2026年改善,碳酸锂价格将在2026年迎来修复周期。
消息面上,近期黄仁勋透露,“正在与合作开发硅光技术,但它仍然需要几年时间(落地)。我们该尽可能接着使用铜技术,在那之后,若需要,我们大家可以使用硅光技术,但我觉得那还需要几年时间。”
市场调查研究机构LightCounting预计,未来五年高速线缆AEC/DAC的销售额将增长超两倍,到2029年将达到67亿美元。、等厂商已纷纷采用高速铜连接实现短距离互联。LightCounting的预测还包括对3.2T光电共封装端口CPO的估计,预计到2029年将超过1000万个。目前、等头部芯片厂商均推荐CPO封装技术路线,相关光器件及铜连接供应商持续受益于AI发展。
研报指出,推动高速铜缆行业需求高增。随着大型和的发展,对铜的需求持续增长。国内铜连接厂商崛起,未来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