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来,我一直坚信,为了在有生之年实现一台有用的量子计算机,我们一定要找到一种方法来充分的利用半导体行业无与伦比的能力。这篇论文证明了这种信念是正确的。”
这是2月26日PsiQuantum宣布推出Omega(一款专为公用事业规模量子计算而构建的量子光子芯片组)时,PsiQuantum的联合发起人兼首席执行官Jeremy O’Brien教授的发言。
据光子盒研究院《2025全球量子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展望》报告内容,在现有实现通用量子计算的多条技术路线中,光量子计算技术进展缓慢,技术挑战难度大。目前,光量子计算硬件整机的发展趋势已逐渐从尝试构建通用量子计算机,转向专注于完善专用量子计算机。
Omega芯片组的成果已于2月26日在《Nature》上发表并进行了专题报道,论文题为《A manufacturable platform for photonic quantum computing》(用于光子量子计算的可制造平台)。内容包含构建百万量子比特级量子计算机所需的所有先进组件,并实现了这项技术深刻改变世界的承诺。每个光子组件都以超先进的性能进行演示。
同时,该论文展示了高保真量子比特作和简单的远程芯片到芯片量子比特互连——这是扩展的关键推动因素,但对其他技术来说仍然具有挑战性。这些芯片是在大批量半导体工厂制造的,代表了这一通常被认为仅限于研究实验室的领域的技术成熟度和规模的新水平。
20多年前,PsiQuantum的创始团队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单光子的双量子比特逻辑门实验室演示,发明了集成量子光子学和“基于聚变”的量子计算,并于2013年通过云提供了原型量子处理器。从那时起,该团队一直专注于与构建具有商业经济价值的应用程序至关重要的百万量子比特级系统相关的扩展、性能和制造挑战。
比如去年“4月30日,澳大利亚与PsiQuantum公司宣布签订一项近10亿澳元(约6.2亿美元、47.24亿人民币)的协议,旨在建造世界上第一台商业上‘有用’的量子计算机”,光子盒发文《近50亿元国资助阵,全球最大量子独角兽登场!》;
9月时,“澳大利亚政府对美国量子公司PsiQuantum 9.4亿澳元(约合44.6亿人民币)的投资再度引起热议,甚至澳大利亚国家审计局已经迫于压力,开始考虑对与PsiQuantum的交易进行正式审计,这一次是因为过程公平”。对此,光子盒继续发文《量子黑马还是科学骗子?美国的「掌上明珠」,在澳大利亚却人人喊打》。
几乎每隔一个季度,此公司就会被推上一次舆论高峰。在Omega推出之前,作者觉得此公司有一些“成分复杂”:
这次推出的Omega作为公用事业量子计算机的发展从基础性突破到全面系统部署的转变节点,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所以,我们可能也要重新审视一下PsiQuantum的发展和相关看法。
依旧是在20年前,PsiQuantum就预计一台有用的(即纠错的)量子计算机将需要100万个量子比特,从那时起,这一个数字就大致不变。
他们认为实现这个目标的唯一实用方法是直接利用大批量半导体制造的全部力量,即制造数十亿个晶体管和数十万个GPU的晶圆厂、合同制造商、工具、流程和人员。
PsiQuantum的量子比特技术基于单光子,然后使用最初为电信和数据中心网络应用开发的硅光子芯片技术对其进行操控。
这项成熟的商业技术开始时,他们构建了完整的技术堆栈以保障在集成量子电路中生成、作、传输和检测光子量子比特。
关键组件包括波导、分束器、弯曲器、耦合器、单光子源、单光子探测器、快速光学切换和芯片到光纤I/O耦合。
六年来,PsiQuantum陆续推出新材料,包括超导薄膜(可实现高效的单光子检测)和钛酸钡(BTO,一种超高性能电光材料,可实现光子的快速布线)以及低损耗氮化硅波导。
PsiQuantum 已经制造并测试了数百万个器件和数千个硅片,如今每月执行大约五十万个器件级测量。